第二章信念系统
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统称为“信念系统”。所有人的内心困扰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是来自信念系统的冲突,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活体验的改变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的人生要做到三赢,感受应有的成功快乐,必须建立更有效的信念,即建立新的神经元网络,改进对待同类事情的想法与做法。
大千世界,每一样事物都以自己的独特性而存在。花有花的娇羞,树有树的风情,海有海的辽阔,山有山的品格。早有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之所以不同,除了遗传基因的巨大差异外,还与他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信念系统有很大关系。一个人面对世界上种种事物的处理态度,所依据的正是他的信念系统。因此,可以说维持这个人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的内在法则就是他的信念系统,而这个信念系统的运作模式便决定了这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和快乐。信念系统(beliefs system)其实可以分开为信念(believes)、价值(values)和规条(rules)。
什么是“信念”?
信念就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或者“事情就是这样的”的主观判断,是我们认为维持世界运作下去的法则(这是来自说话者脑里认知的世界,也即是主观的法则),是解释和支持行动或没有行动的理由,是解释和支持变化或没有变化的理由,是对于这个世界各种关系的主观逻辑定律。对很多人来说,信念也就等于真理——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对信念的拥有者来说(更准确地说是对这个人内心的运作系统来说),信念是绝对的。这点也是很多人的迷惘和困扰的来源。信念是本人认为世事应该是怎样的,但并不能说真理便一定是这样。能够把主观信念和客观真理分开并且认为它们是两回事,便是一个人已经达到一定智慧水平的认证。
每个人拥有的信念数以百万计,无法完全说清楚,因为绝大部分信念都存于潜意识里,不能全部呈现,也不会轻易地在意识层呈现出来。它们在潜意识里默默地照顾我们,支持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持,我们就会不知如何是好。
我有一个旅行家朋友,他告诉了我他的一次经历。在偶然的机会里他认识了陕西一个很荒凉隐蔽地方的村长。后来他去那个地区旅行,专程去探访那个村长。那个村是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很少有外人造访。我的朋友坐在村长的家里,一间破烂的旧木屋中,跟村长聊天。有一个村民来找村长谈事。这个村民先在房门口出现,等到村长示意让他进来后,他进入屋里,走近村长,在村长耳边说话,然后转身出去,整个过程中他没有看过这个到访客人一眼。我这个朋友说,他不明白为何这个村民能够把他当作完全隐形一样。我告诉他,因为这个村民的信念系统里没有关于这个情况的信念:这是怎么一回事,我该怎样做。因为他完全不知道该怎样做,便只得完全不看不理会了。这个现象,在小孩子身上也很容易看到,带他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例如一个新朋友的家),朋友走过来跟他说话他装作看不见、听不到,甚至故意乱跳乱吵,就是这个原因。
你或许记得美国“9·11”事件发生时的电视新闻片段,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很深刻:当时两幢大厦倒下来了,画面中有一个人,背后全部是大厦倒下产生的烟雾。这个人满面灰尘,眼睛动也不动,眼里、脸上是一片空白,他走路的姿势很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没有方向感,也看不出他是想走下去抑或停下来。他内心所处的状态就是:原有的一套信念全不管用了,根本就不知道情况是怎么一回事、该怎样做。一个人在这样的状态里很容易出现休克(shock),这可以说是致命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军队做过一些很不人道的实验。其中一个就是让被抓来的盟军飞行员坐在椅子上,双手被绑在椅后,用布蒙着双眼,一个德军军官对他说,经过审判决定把他处死,方式是放血!有人用冰块在飞行员双手手腕处轻划一下,然后有预先安排的东西发出滴水的声音。德军人员全部离开房间,数小时后再回去时,发现那个飞行员已经死去!没有真正的流血,他怎么会死亡呢?原来是因为他完全相信自己正在不断地失去血液,很快就会失血过多而死。这个信念不断地重复,造成身体里真的呈现出失血过多的状态,因而死亡!由此可见,信念如何支配我们的身体。
20世纪初期,有人发现某处的丛林里有一个还过着石器时代生活的部落,而且从来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社会!这消息在人类学界引起轰动,一些专家便组团去做研究工作。原来这个部落一直生活在热带丛林里,世世代代都没有离开过丛林。他们认为丛林就是世界,丛林外面什么都没有!经过好一段时间,两个热心的专家跟一些土人混熟了,能够与他们沟通,告诉他们丛林外面还有世界。可是怎么说土人都不相信,两个专家便想带土人走出丛林,让他们自己感受一下。有几个土人愿意跟他俩去,走了数天,到达丛林的边缘,土人都停下来了。两个专家问他们为什么停下来,土人说:“到了尽头,没有路了。”两个专家很不明白,告诉土人再举步往前走下去便可,但是怎么说土人都不肯。终于,两个专家决定示范,两人走出了丛林十来步,转身叫土人走过来,但是无论怎么说,土人都完全没有反应,就像没有看到他俩,没有听到他俩说什么似的。两人没有办法只得走回丛林,问土人:“刚才你们为什么不走过来?”土人的回答是:“刚才你们去哪里啦?为什么你们不见了?”
当一个人坚持一个信念的时候,是会看不到听不见不符合这个信念的东西的。试想,如果你从来没有见过听过有电梯(升降机)这种事物,现在你站在一幢大厦的电梯对面。你看到一群人走进去,门关上。然后过了一会儿,门打开了,出来的人,其性别、衣服、面貌都完全不同了,你心里会怎样想?会有怎样的感觉和情绪?这个东西一定是魔鬼或怪物,能够把走进去的人完全改变了,而且这些人完全不自觉!太平洋中的一些岛屿上,在土著人第一次见到登陆的白人时,他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些岛屿的土著人认定白人是魔鬼,结果便是战争,造成生命的损失;也有一些岛屿的土著人把白人当作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拥戴白人成为了他们的王;还有一些接受白人为同等的身份,让他们留下来,和平相处。从这些可以见到,我们对一个人、一件事物,必须有了一些信念,才能知道该怎样行动:行动由信念决定。如果对出现的人事物没有什么信念,便必须在记忆经验里找出类似或接近的资料,做一个决定(信念的决定),才能有所行动。找出有关的信念和凭其他资料形成新的信念是潜意识的工作,可以在非常快的过程里完成,可能完全不被意识察觉。
如何证明信念的存在
信念真的有数以百万计那么多吗?真的存在于潜意识里吗?怎样能证明呢?
你现在所坐的椅子有几条腿?有没有想过其中一条腿会突然断掉,使你失去重心而摔倒?你有没有想过你身处的房子的天花板会突然塌下来?你身边的人会突然打你一拳?这个房间的空气里有“非典”病毒?你身靠的墙上或者座椅的材料会使你的皮肤过敏?你身后有一个小偷或者杀人犯?
你可能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可是你无法不同意所有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为什么你会没有想过?为什么你没有担心呢?那是因为你内心那些跟这些事情有关的信念是:这是不会发生的。现在想一想,如果不管什么理由,你的信念就是认定上述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你会有怎么样的不同?你会马上离开这个地方。如果你不能离开呢?你会有怎样的内心状态?也许你会不能集中注意力继续看下去,而且不断地用忧虑、怀疑的目光四处搜索:危险会在哪里出现?由此可见,你内心的信念怎样无声无息地在支持你——或者说操控你——用什么方式去处理当下的情况。我随便地说了六种可能性,类似这样的可能性,以及包括引申出来的其他可能性是无法估量的。
我再多举一个例子:想象你是我的一个多年好友,现在来探望我,看到我非常不开心,问我什么事,我说:“我真的是非常不开心,因为我的儿子很不孝顺我。”身为我的多年好友,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现在改变一下,假如我的回答是“我真的是非常不开心,因为我的妈妈很不孝顺我。”你又会有怎样的反应?
决定你在这两个情况里反应的,是你的信念:子女应该孝顺父母。当情况符合了你的信念,你自然就能听进去,并且自然地给予适当的回应,例如安慰我、开解我。而当情况违反了你的信念,你便会感到奇怪、惊讶、反感,甚至不能相信而问我:“你说什么?”
通过上面多个例子,你现在会明白一个人的信念怎样影响他的思想、语言、行为、生活乃至人生。如想有更好的人生,我们必须多了解信念系统。
信念绝大部分存在于潜意识里,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信念会在意识层出现:当信念受到冒犯或者挑战时,当这个人自觉地反省时。
信念的种类
1.定义式(相等式)
确定事物之意义,一项事物与另一项事物的意义相同。
常见的用词包括:XX是YY、即是、等于、就是、便是等。例:沉默就是投降。
2.因果式
一项事物导致另一项事物的产生。可以是直接明确的,例:因为你没有来,所以我失败了;也可以是隐藏的,例:我很累,不能帮你。
常见的用词包括:引起、使得、迫使、造成、以致、导致、如果、因此、因为……所以、终会、终于、结果、将会、只会等。例:不良沟通造成婚姻失败;如果你不开口便不会这样了。
3.规条式
事物中的选择性受到限制。常常表现为一个人或一件事的能力水平或限制,常见的用字包括: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能/不可能、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必须/必须不、不得/不得不、认为……必要/认为……不必要等。例:他需要培训才能胜任;他不可以这样就离开。
◇ 事情发生的概率,常见的用词包括:会/不会、也许会/也许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等,还有一定、绝不会等。例:这不会出现;那样做一定失败。
◇ 一个人的主观愿望,常见的用词包括:会/不会、要/不要。例:我会成功。
4.判断式
事实上,所有的信念都是判断。这里指的可以算是最简单明确的判断模式,就是把对事物的主观猜测当作必然。
判断式的信念往往没有特定的用词,而只是带着肯定语气来描述事物。例:他不成;我输了;三次才对。
信念形成的四个途径
1.本人的亲身经验,例如,曾被火烫伤而知道火能伤人。
2.观察他人的经验,例如,见到同学顽皮而受罚,因而知道某些行为不可以在上课时做。
3.接受信任之人的灌输,例如,父母说要提防陌生人,所以我们对不熟悉的人有抗拒之心。
4.自我思考做出的总结,例如,某人总是拒绝我的善意,苦思之下,终于认定是因为他妒忌我升迁比他快。
上面的四个途径之中,第三和第四个途径需要特别注意一下。父母、长辈、老师等人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灌输很多信念给他。灌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语言灌输;二是行为灌输,就是在他们怎样做、怎样对一些事情做出回应的过程里,孩子看到听到而形成了信念。父母、长辈、老师等人灌输给孩子的信念,其中绝大部分是好的,也帮助了孩子成长,但是有些时候,也会有例外。有一位母亲,对女儿说一个男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上进心,女儿成长后谈恋爱时挑选的就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男子。十年后他俩分手了,原因就是那个男子太有上进心了,总是忙于工作事业而没有给家庭足够的时间。这个时候她才明白,男人的上进心对她的婚姻幸福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
第四种途径也常常会导致不恰当的信念。在一个新出现的情况里,以前的信念不管用,需要新的信念去支持行动,例如,在新的工作环境里,一个人总是对我的问候不大有反应,这没有先例可供我参考,在苦思之下,我得出一个结论:他妒忌我有能力。现在,凭着这个信念,我便知道如何对待他了。由此可见,行为需要信念的支持。但是,这仅是自己思考而建立的信念,可能很片面和主观。而思考的速度很快,说过一千次的谎言都可以变成真理,在脑里重复一千次“他妒忌我有能力”的结论,很快便是“一定是这样”的“真理”了。然后,带着这样的心态,只看到、听到并配合这个信念的东西,很容易便把自己困在绝境中!
事实上,没有任何信念在所有的情况里都绝对有效。绝大部分的信念都能帮助我们成长和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情况,但也有少部分是因为我们接收时没有好好地理解和消化,或者欠缺全面的定位(与其他信念契合),因此在某些情况出现时,发现有冲突存在。我们称这些信念为“局限性信念”或者“障碍性信念”(limiting believes)。
很多父母对孩子说:“读完书、做完作业才应该玩耍。”这句话背后的信念是:读书与玩耍是对立的。这点表面上没有什么问题,玩耍带来开心,而读书需要认真,所以,开心与认真也是对立了。这点仍没有问题。再进一步,开心意味着快乐,而认真是将来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品质之一。现在,“快乐”与“将来成功”对立了。就是这样,很多人培养出“认真与开心、成功与快乐都是对立的”的信念,使一个人每当做事时都严肃紧张,不能放轻松。这样,脑并不是处于最佳效率的状态,想出来的办法、取得的效果都未必是最好的,而且容易引起健康、情绪、人际关系问题。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不良经验之后反省,明白了问题所在而改变自己的信念,他以后便能够有更好的人生;如果他坚持没有效果的信念而只是不断地埋怨别人、埋怨环境,他便会使自己陷入困扰之中。信念本应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工具,其作用与其他人生工具一样:帮助这个人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如果一个人把某件工具放在比自己的人生更高的位置,不惜牺牲本人人生的成功快乐去坚持一个信念,他便本末倒置了。有些人对一些信念如对宗教里的神一般,为坚持这些信念甘愿长期承受辛苦而徒劳无功,甚至愿意为这些信念而死。他们会得到很多人的尊敬,但是却不能运用他们的力量去做出更多更好的事,也不会有成功快乐的人生,这很可惜。
信念必须有价值观的支持。信念的改变,也需要来自价值观的改变。
信念可以更换,但也不一定必须更换,因为信念还可以修正、扩充(兼容),甚至暂时挪开,改用另一个信念,直到在效果上有了突破,再捧出原来的信念去继续奉行。
妨碍成长的信念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目的地是广州,但同时相信你正在走的路不会到达广州,你的感觉会多糟?与此相比,如果你每天都在辛苦地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忙碌,但同时你相信你没有资格过得好一点,你的内心是一份怎样的感受?
很多人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充满被别人否定的经验,累积下来,内心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我不会成功,没有成功快乐地去生活的资格。”由此形成了很多妨碍成长的信念。任何类似这个方向的想法,都是源于这些妨碍成长的信念。今天的社会里,你每天都能够听到这一类的说法,其中一些十分明显:“做了又有什么用?”“我的命怎么会这样好?”“我不相信我能做到。”比较隐晦的会是:“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没有办法!”“什么都试过了,没有用的。”“我已经尽了力。”“为什么他不改变而要我改变?”“是他们的错嘛!”
该怎样知道哪些信念妨碍成长呢?任何会使一个人减少生活得更好的机会、减少有更好明天的可能性的信念,都是妨碍成长的信念。确切地说,妨碍成长的信念有以下几个种类:
1.使自己失去学习机会,因而不能有所提升的信念。例如:“他哪里会有什么好主意!”“你没有资格教我!”“你是什么身份,竟敢对我提出意见!”“这样做不会有用。”
2.使自己留在原地、停滞不前的信念。例如:“现在已经够好了,不敢妄想得到更多。”“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应该知足。”“今天已经这么辛苦,哪有时间去想明天的事。”“保持这个状态便已经够好了。”
3.减少自己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限制本人能力发挥的信念。例如:“我不应该那样冒险。”“我不应该这样贪心。”“这样太过分了,我不允许自己这样想。”“以我的身份,怎能随便上前跟他谈话?”“我不敢去尝试,我怕失败。”“做人应该满足,不要妄想。”
4.把责任交给其他的人事物,因而自己无能为力。例如:“是他们不对嘛,为什么要我改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样的环境,我还能做些什么?”“事情这样发展,我只能叹息!”“他们不做,我也没有办法!”
5.把原因归结为一些不能够控制的因素,因而不能挑战或者改变。例如:“这是天意,没有办法!”“我天生就是这样,怎么办?”“你不能改变世界的定律!”“那是超自然现象,科学没法解释。”“你不能解释的便不应该做!”(这里我们不需要把焦点放在科学能否解释上,而应注意我们能够控制的无数选择。)
6.维持自己一个“没有资格”身份的信念。例如:“我只希望我的人生能安稳,从没想过会有大富大贵的日子。”“我哪会有那么幸运?”“做到像他那样成功?你不是说笑吧?”“有做老总的一天?从来没有想过。”“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活得像李嘉诚?别做白日梦吧!”另外一种“没有资格”的态度就是坚持没有效果的做法,当有新的方法出现时,便找其他的借口去拒绝考虑或接受,例如“他说话的态度不好,我接受不了。”“他想出来的哪里会有好东西?”“用他的方法,那么我的尊严怎么办?”而忘记了追求效果(三赢基础上的)、追求人生的成功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有这些信念的人,常用冠冕堂皇、不易辩驳的虚泛语言做挡箭牌(例如“应该知足”“做人不可以那样”“安分守己”等)。这些虚泛语言只会使人把注意力放在无能为力和没有效果的地方。事实却是:每个人,只要有生命,我们总有能力使自己增加一点成功快乐,同时使其他人事物维持在好的状态。很多成就大事的大人物,都是由允许自己有梦想,并在思想上做出突破而开始的。
一个人或许出生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之中,因而会被很多家庭问题困扰;也许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不幸,孩童时期不断地受到伤害,造成众多心理障碍;他也可能在生活里有不少的悲惨遭遇,或许他去年因车祸而失去一条腿,还可能失业、妻子病逝等。假如有一个人如此不幸,上述的情况全都发生在他身上,他仍然可以决定下一分钟享有他可以享有的快乐:他能够选择与左边的人吵架,也可以选择与右边的人说笑话。就算没有人在身边,他也可以选择想一些使自己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
所以,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我们就有能力、权利和资格在众多选择中决定自己可以有多少成功快乐。这个权利,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它夺去。以此为前提,没有人可以推诿自己的责任:每个人本来就有绝对的能力和权利去使自己活得好一点!
关于身份的局限性信念
一个人最严重的“局限性信念”是三类关于“身份”的信念:
1.“能力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能力”(helplessness)。例:“我不能放松。”解决的方向是认识本有的庞大能力(capability)。
2.“可能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可能……”(hopelessness)。例:“我这个病不会好了。”解决的方向是看到希望(hope)。
3.“资格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资格拥有美好快乐的人生”(worthlessness)。例:“我的命生成这样,是应该受苦的。”解决的方向是感觉到他也可以有美好的人生(deserving)。
在众多的妨碍成长的信念中,杀伤力最大的一个就是“我没有资格”。假如一个人认定了自己是一个不会成功、不能有快乐的人,那么,无论别人怎样说、自己怎样做,在心灵深处都只会找寻自己不会成功、不能快乐的证明。
在中国人中,拥有“我没有资格”这一信念是常见的现象,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容易培养出有资格性局限信念的人。很多受导者的表现,表面上似乎是能力性或可能性的局限信念,但是经过细心分析后,其实都是资格性的局限信念。
什么是“价值”?
价值是事情的意义和一个人能够在事情里得到的好处。在这件事情里什么最重要?这件事可以给我带来些什么?或者凭这件事情我可以得到些什么?弗洛伊德说过,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正面价值),便是为了避开一些痛苦(负面价值)。所以,价值是做与不做任何事的原因。也因为如此,推动一个人的方法必然是在价值观上下功夫:他在乎一些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在要他做的事情里增加这些价值。这就是说,需要了解这个人对于这件事情的价值观。
任何一件事情给我们的价值都不会是仅仅一个,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而在一件事给我们的众多价值里,一些价值比其他的价值更重要,因此这些价值被我们根据其重要性而做出排序。我们会放弃一些比较低的价值去保护一些较高的价值。在事与事之间的选择上,我们也会凭着它们能提供的价值高低进行取舍。
事实上,你若细心想想便不难看出,所有事情都带给一个人非常多的价值,有正面的(心中想要的),也有负面的(心中想避开的)。它们按着价值的正负和轻重,在一个人的潜意识里排列:从最想要的正面价值,到轻微的正面价值,到轻微的负面价值,到最不想要的负面价值,呈一个“U”形。我们做事情的推动力,便是按这样的次序被这些价值操纵着,从最左边的最高推动力(趋前争取),到中央的没有推动力,到右边的反推动力(后退逃避),呈一个“\”形(如下图)。我们就是这样被自己潜意识里的价值观操控着对每一件事做出反应。我们必须记住: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价值观。事实上,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有相同的价值观。
如果在一件事里有两个高低不同的价值,我们容易取舍,但是如果这两个价值是同等轻重而我们只能争取其中一项时,我们就会感到困难。这时,我们便踌躇不决了。所以,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价值观(在乎些什么价值、每一项价值是什么意思、一件事里有哪些价值),处理事情和做出决定时便能爽快利落。NLP有一个技巧:“价值定位法”,能够把一件事里面的价值(本人在乎的价值)清晰化和按其轻重排列出来。
我们在一件事上的价值观,就算有了清晰的轻重排列,仍会出现困扰的时候,因为在意识和潜意识里事情的价值排列常常是不同的。例如一个人老是说工作是为了金钱,但是虽然他享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却总是觉得不开心。经过一些引导,他才明白内心(潜意识)里很需要得到上级的肯定,并且渴望有学习的机会。由此可见,他在意识里认为这份工作的最大价值是金钱,而他的潜意识则把上级的肯定和学习的机会放在更高的位置。
世界上有很多人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才对,但总下不了决心去做;知道什么不应该去做,但总会偷偷地做,就是因为他的意识和潜意识有不同的价值排列。
价值可以创造、增大和转移
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是永恒不变的。青年时代他可能追求乐趣和别人对他的接纳,中年时代他强调金钱收入和地位,而老年时代他更在乎安稳和被人尊重。事情给我们的价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更正确地说,价值观随着环境、经验、思想和情绪而不断地改变。价值也可以人为地被创造、增大和转移。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例子。
创造价值:把重复和沉闷的工作分开为几个分量相等的部分,每完成一个部分时都计算一下速度,尝试不断地打破完成上个部分的速度;或者与同伴比赛,谁先完成任务便给对方电话;又或者告诉更多人你准备完成某件事,因此你会更用心地把事情做好:因为你在乎众人对你的肯定。
增大价值:怎样在每天的工作中学习到一些新的东西?在见到每个人的时候,试着找出他有些什么专长,或者找出一些他处事的信念基础。下次在哪里、怎样做可以有所突破?正在做的事情对你未来的长远目标会有怎样的贡献?
转移价值:不再为上级的肯定,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水平而做好工作;把销售人寿保险的目的从赚钱改为帮助别人并使其家庭得到保障。不再想眼前的事对一年后的目标有些什么作用,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使当前的顾客满意。
推动和激励
推动或者激励一个人,就是找出他所注重的价值,并且创造、增大和转移这些价值。这样,这个人便对那件事情有兴趣,会自动、积极和认真地去做。有一些价值,是每个人都会在乎的。例如,在工作上除了薪酬福利外,能够得到别人尊重,工作过程中感到开心,从工作中有所收获,感受到公司或上级对自己的关怀等因素都可以对人产生推动作用。推动小孩子的秘诀也在这里:不论是看书、温习、做功课或者参与家务工作,只要在想让他做的事里加上一些小孩子所注重的价值,家长的困扰便会消失。小孩子在乎的价值不外乎下面数项:新奇、意想不到、变化多、节奏快、神秘、刺激、挑战、竞赛、有机会得到肯定等。
所有的企业管理、亲子技巧、业务销售的推动或激励概念及技巧,都是以上面的道理作为理论平台,任何有效的推动和激励方法,都是创造、增大和转移了被推动的人所注重的一些价值。
什么是“规条”?
规条是事情的安排方式,也就是做法。规条的存在,完全是为了取得事情中所体现的价值和实现一些信念。规条会涉及人事物的组织安排和活动,因此,有清晰的动词在其中。
当一个做法无效时,我们便要在坚持信念与价值,或者坚持规条(做法)之间做出选择。本来,怎样选择是很明显的:既然规条是为了取得价值和实现信念,当规条无效时,我们应当坚持信念与价值,而改变规条。就像当一条路线不能把你带到目的地,你当然会改变路线,而坚持目的地。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人们往往不是这样:虽然做法已经明显无效,他们仍会坚持规条,因而距离信念与价值越来越远,这造成他们的困扰、辛苦和压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规条可以有意识地谈论、思考、看见,而信念及价值观则深藏于潜意识里。人们都习惯了意识思考、逻辑分析,而潜藏在潜意识中的信念价值,则无法在意识思考中出现,而只能用感觉去做无声抗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会与潜意识沟通。对这点没有了解,一个人便容易陷入重复无效行为的困境里。
坚持无效的规条而忽略了所追求的价值和所信奉的信念,在很多人的生活里、很多企业的经营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使当事人很困扰:辛苦努力但总是徒劳无功。
例一:一位太太用不断抱怨闹情绪的方式向丈夫表达自己需要更多的关注,而丈夫因为工作给他的压力已经很大,回家见到太太这样便找理由外出。太太处理这种回应的做法是给丈夫更多的抱怨和闹情绪,结果丈夫下了班不想回家,在外流连不返,终于认识了一个女友,发生了感情,从而成为这段婚姻的致命伤。
例二:很多母亲都是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而感到苦恼,她们没有注意到在最初几次给孩子指令但孩子没有听从的时候,就应改变做法,而不是坚持使用同样的方式。
坚持无效做法的人,最常用的理由是他们的做法是“对的”。每当头脑中有这个意识时,大脑中负责以下功能的部分便会停工:分析、找寻其他可能性、找寻其他行为选择、解决问题、风险评估、未来策划。
坚持规条而忽略了信念价值的人,通常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过分地强调原则和理论,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其语言中知悉,这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教导重视一些冠冕堂皇而抽象的“道理”。试翻阅古代的书籍,每一页每一句都是“应该怎么样”的道理,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则没有说出来。这类人往往喜欢用这些无法否定的“道理”去批判别人。第二个特征是这些人有一个很深层的、关于“身份”的“我没有资格”的障碍性信念。这一点需要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带着这个信念的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拒于成功快乐的大门外,会坚持去重复一些无效果的做法。
信念、价值观、规条的相互关系
信念就像一幢建筑在浅水处的房屋,由一根一根柱子支撑着。
房屋是信念,而柱子就是价值。这就是说,价值是支持信念的东西。信念改变了,就如房屋的位置改变了,水里支撑的柱子一定有了改变。也可以说是:改变价值,信念便能改变。
以下举了一些例子去阐释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之间的关系。
例1:“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这样我们才能被群体接受,在群体中感到安全。所以,我们每天早上见面时都互道早安。”
例2:“我不会成功的,参加了只会令我辛苦而又得不到收入,我昨天已经推却了邀请。”
例3:“每个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不断地增加学问,因为学问多了,别人才会尊敬他,找工作更容易,升职也会快一点。所以你应该多看点书,多报读一些课程。”
该注意的是:信念和规条往往容易混淆,因为两者都常常会有“应该”二字出现。其实,它们不难分辨。因为规条总是为了实现信念。所以,规条是在信念之下,在支持信念。而且实现信念的方法也不会只有所说的规条,必然有其他的方法,如果仅仅是坚持那则规条也许不能实现信念。上面例1的“互道早安”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信念。“互相尊重”不一定用“互道早安”才能体现出来。事实上,在欠缺某些条件的情形下“互道早安”,甚至不能保证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这个信念。例3也是一样,“多看书,多参加课程进修”是为了实现“求上进的人都不断地增加学问”的信念。这个信念也不一定只有凭看书和参加课程才能实现。同时,如不注意看的是什么书,参加的是什么课程,多做这些行为,不一定就会增加学问。
一个人对国家的理想(“我们的政府应该……”)是信念,他相信政府如果这样,人民(包括他自己)便会有一些好处,例如:安居乐业。为了确保人民能享有这些好处,政府也应订立法律。法律就是社会中的规条。一家工厂或企业的守则,就是它的规条。你问工厂的负责人为什么要有这些守则,他一定会给你充满信念、价值的回答。
这里对价值观与规条的意义,和它们对人生的影响,做一个总结:
1.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统称为“信念系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意念行为的思想基础。信念系统操纵着我们人生里的每一件事,是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基本决定因素。信念系统也是我们对事物做出判断的基础和依据。信念系统使我们的大脑能自动地去思考和行动。自动的意思是由潜意识完全控制,由意识去注意环境出现的信息。
2.人是不会也不可能没有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生存的。事实上,只要一个人处于他不大熟悉的环境里,他便会忐忑不安,就是因为他缺乏应对该环境的某些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3.信念系统有一个外壳,就是态度。所以,态度其实是BVR(Believes-Values-Rules)的表征。只有当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有所改变时,他的态度才会改变。
4.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加上态度,简单地说便是此人的性格。
5.信念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是事情的原因;价值是事情的意义,其中什么重要、可得到怎样的好处等;规条是事情怎样安排才能取得价值,实现信念。其实,价值和规条也是信念的一部分,是具有特别性质的两个信念部分。
6.信念系统是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处世模式,让我们无须每件事每次都重新学习而知道怎样应付。因为信念系统的存在,我们可以运用过去的经验有效率地处理当前情况,因而使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更多的事。
7.一个人在出生时是没有信念系统的。所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都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经由生活体验而产生的。因为永远都有新的生活体验,所以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也从不停留在静止状态,而是不断地处在改变之中。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也因为没有两个人的全部生活经验会一样,因此没有两个人的信念系统是一样的。
8.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数量极为庞大,但是绝大部分储留在潜意识里。在任何时间中,一个正常的人,只有极少数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存在于意识层次。每当某些信念、价值观或规条受到了冒犯,负面情绪出现时,受到冒犯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便会清晰地在意识层次出现(可以说出来)。
9.所有人的内心困扰,都是来自一些信念、价值观或规条的冲突。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是起源于两者内心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的冲突。
改变信念系统的技巧
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都受他内心的信念系统所支配。一些局限性的信念,可以使这个人每当面对某些人事物的时候,不能做到三赢,并感受不到应有的成功快乐。过去积存的选择也就是他头脑里现有的神经元网络,这些选择既然无效,每次遇到同一件事,便都只会重复那不理想的效果。欲想他有更好的表现,必须先让他建立一些更有效的信念,也就是建立新的神经元网络去改进对待同类事情的想法与做法。
松动信念的方法
以下方法对所持的信念做出审视和界定,因而能够使之松动。所用的例子是一位家庭主妇应否每天都等待丈夫回家一同吃饭。
1.改变标签。例:“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是不尊重他。”(标签)
“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是照顾自己。”(新标签)
2.改变标签的定义。
例:“自己因为太饿而没有气力,从而产生抱怨情绪,他回来后你不能给他好的照顾,这才是不尊重他呢!”
3.审视背后的动机。找出事情背后的正面动机,这往往需要找出更高的理解层次,即更大的意义、更广的覆盖面或范畴。可以问:“这样做会让你变得怎么样?会给你一些什么重要的东西?”这样有可能让这个主妇看到改变的好处。
例:“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使我有气力做好家务,进而把东西收拾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等待他回来。”
4.极度延伸。把维持旧信念的终极结果明显化。引导她自问,或者对她说:“你继续这样做,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例:“继续这样做,偶然的胃痛会变成长期的胃病,身体坏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情绪也会越来越坏,两人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
以上的过程,最好是引导对方制造一些有视觉、听觉和感觉元素的未来景象,这会产生支持改变信念的动力。上面的例子,其实真正的突破点可能是教导这个家庭主妇如何与丈夫共同讨论晚饭时间的安排,但是这位女士必须先让内心的旧信念动摇了,才会有动力去思考和开口。
破框法
很多人在今天的环境里感到事情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愤慨、内疚、无奈,甚至厌恶生活的感觉。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局限性的信念所控制的行为模式不能产生好的效果。如想人生有更好的效果出现,必须先改变这些信念。需要改变的信念,也就是日常嘴边挂着的“思想框架”了。
最妨碍我们在今天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找到突破的三个思想框架是:“应该如此”“托付心态”和“没有办法”。这三个信念之间有关联,往往也会一并出现。今天社会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困扰,都是来自这三个妨碍性的思想框架。破除了这三个思想框架,生活中的烦恼困扰会大大减少,所追求的成功快乐也会更易获得。
“应该如此”
简单地说,“应该如此”的意思就是:“事情理应如我所认为的发生。”试想一下,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约了我吃午饭,约好中午12点半在某家餐厅见面。你准时赴约,但是我一直没有出现。也许在12点45分时你开始感到那份内心的平静渐渐消失。1点10分时你尝试用手机找我,我的手机没有开,我的公司说不知我在哪里,你的秘书也说我没有来电留言。1点40分时你感到十分不满了,决定叫午餐给自己充饥,一面吃一面想起以往我让你感到不满意的各种地方。终于,在2点半付钱起行时,你决定把我的名字在你的朋友名单上划去,之后也没有找过我。这只是一个虚构的过程,你当然有很多其他的做法,带给你我之间的友谊不同的结果,但是就让我们暂时允许这个虚拟的过程成立以帮助我解释我想说的话吧。
事实上,我有一段不平凡的遭遇。我是在下楼准备赴约时出了意外:从楼梯上摔下,折了腿骨,晕过去了,四个小时后才发现自己已被送进医院,还得了并发症,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中过了一个月。我一清醒过来,便马上从医院的病床上给你电话,只是你的秘书说你不会听我的电话。你我的友谊便由此中断,本来有一个可以有很大回报的合作计划,也因此错过了。
回想那天中午,当你内心的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你在脑中涌出的是一些怎样的想法?是否像下面的一些例子:“这个人为什么这样没有责任感?”或者“真倒霉,白白浪费了两个小时,还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你的负面情绪的来源是你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与我约好了便应守时赴约。当事情没有如你所认为的发生,你的负面情绪出现了,同时假设是我的行为破坏了事情应有的规律,带给你不理想的某些结果。现在明白了我的遭遇,你此时的念头也许是:我这样的想法是无可避免的,事情的确会使人误会,因此所引起的误会和友谊中断也是无可避免的。充其量是知道真相之后,与我重新再做朋友。
其实,“能否避免”这点操纵在你的手里。如果认为无可避免,我们便只得准备承受因此带来的后果:不愉快的心情、友谊中断、生意计划的损失。如果你不想要这些后果,希望改为“能够避免”,因而可以带给你人生更多的快乐,也许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个“应该如此”的感知模式。
佛经中有“因缘”二字。用种树一事去解释,树的种子就是因,而泥土、空气、水分、阳光、肥料等是缘。“主因助缘”的意思就是树的生长,需要因缘和合才能成事。反过来说,试想一想,在一个有了所有的主因助缘的环境中,那株树不生长出来才是怪事呢!因此,事情发生了便有该发生的原因;有发生的原因就是有发生的理由;有发生的理由也就是应该发生,不发生才奇怪呢!当时意外出现了,我无法赴约,也无法通知你;而你无法见到我,也无法知道我的遭遇,所有的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发生,不是这样才是怪事呢!所以,一位大师说的“应该来的已经来了,应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应该给予的已经给了;应该拿的也已经拿了;应该放下的都会放下;应该走的也就会走。”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因我没有赴约而产生的不满,其实是在生气自己不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你需要有具备知晓一切的能力才会在当时明白事情的真相,而你我也当然明白:没有人有这种能力。
我们没有这种能力,也无法学到这种能力。但是,我们无须有这种能力也可以过开心成功的日子。我们只要提醒自己两点:
1.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我未必能够知道,但我必须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
2.抱怨事情不该发生是不让自己成长;如何配合已经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制造成功开心的机会才是重要的。
人生在世,本来就无法要求事事如愿,每天出现的大部分事情,我们只能按实际情况来处理,从中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的经验,再继续走下去。例如,如果李先生能够赴会,两人可以开开心心地共享一顿午餐,在两小时中互相帮助对方有所提升,这固然是乐事;如李先生没有出现,你或者想到写封信给多年没有联系的好友,或者好好享受那篇早就想读但一直抽不出时间阅读的文章,同样可以使这两个小时有意义,也一样可以开开心心。这不是更好的人生吗?那两个小时怎样运用能给你更多的成功快乐,你完全可以主宰,又何必任由一个“事情应该怎样”的信念来决定呢?
其实,这个态度,在12点半你坐下时便可以运用,人生便会更有效率。
“托付心态”
“托付心态”是把自己生活中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托付给别人。
在我成长的时代,我记得当时的青年总是千方百计地进入一些大公司或者政府机构,因为它们“安定”“前途好”。一些人加入了这些公司或政府机构之后十分进取,也有一些人满足于那份保障,不求上进,而只是努力于“练精学懒”。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些公司或政府机构需要精简:裁员、减薪、减福利,他们便抱怨公司或政府机构不照顾他们了。
在婚姻或恋爱关系中,我们常常听到类似“你是我的,我会给你快乐”,或者“只有你才能给我欢乐,没有你,我不知怎样生活”之类的话,以为爱一个人便有权利要求那个人照顾自己人生的成功快乐。如此地把照顾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权利托付给这个人,而要求那个人必须奉行一些行为模式(因为这样我才感到开心,而他却偏偏不这样做,使我不开心),会使这份关系很紧张。使自己产生无力感同时带给对方窒息感,这正是很多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基本起因。
在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之中,这种“托付心态”更易遇到:某人说了两句话,自己心里便不是滋味,责怪他不体谅;上司感叹一下生意的难做,自己便担心可能会裁员,以后的日子不知怎样过;顾客表现出稍微强烈一点的反应,自己便觉得受气。这些都是托付心态所造成的。
托付心态的由来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我价值不足。自我价值不足便需要外面的补足和别人的迁就。得不到这些,我们的负面情绪便会出现。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人生中的成功快乐,也只可以由自己找到。如要倚靠别人才有成功快乐,就算有这个可能,也是危险的,因为别人既没有这份能力,也不一定会永伴身旁。别人也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争取他自己的一份成功快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顺便可以帮帮你,倒也无所谓,但是如果要减慢或者放弃他们对自己的照顾去迁就你,对你的态度便难以维持长久。更何况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改变中,昨天纵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今天都有可能出现分歧;没有两个人一样,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维持不变。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会不断地强化自己本人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自我价值,培养自己的知识技能,并且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他们会以自己为生命的中心,同时抱着“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的信念,在为自己取得成功快乐的同时,也使其他人、整个世界也有所提升。当他们加入一家公司,或者认识一位新朋友时,他们也本着同一个态度。就像你跳上一部公交车,是因为你要去某个地方(人生目标)。你注意到坐在你的身旁的乘客,既然有幸同行,你便与他分享沿途的风光,也从交谈中相互有所得(成功、快乐),如果后来发现他的目的地到了,他自会比你早下车,但总可以开心地分手,更可以交换通信方式,保持日后的联系。坐公交车是自己想去某处目的地,在那里可以继续自己的路途,继续取得更多的人生快乐成功,如果你的计划有此需要,你也许会比他更早下车,同样地你会开心地说再见和约好保持联系。任何两个人相识相聚,都可以用这个概念去解说共处的意义。当彼此让对方提升的能力终止,也就是该分手的时候了。该下车便下车,需要继续坐下去便继续坐,人生本来就是如此。
当婚姻或工作出现问题,顿然感到自己很迷惘的人,往往就是在平日便抱着“你应该照顾我”的托付心态。如果一个人有自己清晰的人生方向,工作的公司或配偶就会成为使自己前进得更快、收获更多的伙伴,而不是操纵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主宰。
自己人生的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本来就是在我们的手里,既没有人能比我们自己做得更好,也没有人会比我们自己更永远地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地去为此而努力。因此我们不应外求,也无法外求。
“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的心态是一份导致无法突破的执着情绪。“办法”不是指一个方法,而是指一个人至今已知、已做之外的所有方法。
你不难见到一些人固执于某种行为或处事模式而同时又对效果不满。这些人容易把责任推给他人或世上任何事物。有一些人比较灵活,愿意尝试改变行为或处事模式,但经过数次改变仍然没有满意的效果,他们或是回复到最初的模式,或是放弃努力,而采取了一个“认命”的态度。虽然他们口中说已经接受,内心却又不能泰然。
其实突破是有可能的,但是首先要相信这一点。然后是坚持一个灵活的态度:未达理想效果便不会妥协,进而不断地去找寻下一个新的方法。
试想你今天回家的时候,走到街口,发现因为旧楼倒塌而封了路,什么人都不准通过,你会怎么办?你会有三个选择:
(1)放弃返家的念头。
(2)坐在路边等待街道重开和怨天尤人。
(3)去找另一条路。
如果你是一个积极的人又的确很想回家的话,你不会考虑第(1)和第(2)个选择,而会集中精神去找第二条路。如果第二条路刚巧也因火灾而封路,你会怎样?你会去找第三条路吧?如果第三条路也因水浸而封闭了呢?你会去找第四、第五或第六条路,直到你返回家中为止。
如果“返回家中”是你人生的最大目标,你会一直尝试,什么路都尝试,夸张一点的甚至会租用直升机、挖地道……
在你的人生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目标?在使你得到成功快乐的人生之路上,什么是最重要的目标?在你达到成功事业的路上,找到突破口是否很重要?如果它们的重要性值得你继续向此方向努力,它就值得你去不断地多找一个方法,再多一个方法,再多一个方法……无论你过去尝试过多少个方法,总有另一个方法是你未知、未懂、未学、未想过的。就在看这一句话的数秒钟里,世界上又增加了多少解决过去未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某个目标是否值得你去努力,只有你本人能够决定。但是某个方法是否值得你去尝试,却只需问三个问题,如答案都是“Yes”,请不要踌躇,马上去做吧!这三个问题是:
1.结果对我有好处吗?
答案:_____________
2.我想在短期内得到这份好处吗?
答案:_____________
3.这些好处,能否符合“我好、你好、世界好”的要求?
答案:_____________
旧的做法既然无效,重复旧的做法就等于坐在路边等街道重开;抱怨环境条件不足,只不过是放弃返家念头的借口而已。任何新的方法都比旧方法有多一分的成功可能,何况多尝试便会使自己想出更多的方法。为什么你不能成为第一个找出解决方法的人?
结论:打破这三个思想上的框框,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困境便会消除,我们更能使自己快速轻松地达到人生的目标。总结打破这三个妨碍性思想框架的办法为一句话,那便是:
1.“应该如此”的办法:我们无法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发生了的都是应该发生的。我们不应坐在那里抱怨,而应接受并根据现有的情况做最好的配合。
2.“托付心态”的办法: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不假手他人。
3.“没有办法”的办法:凡事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我总有选择。
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法”是NLP技巧“换框法”中最常用和最好用的技巧。它完全只凭言语和思想模式而产生效果,是NLP的改变信念技巧中最快速最容易的一个。“意义换框法”是找出一个负面经验中的正面意义。它的概念基础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只是人加诸的。既然是人加上去的意义,则一件事情——
◇ 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
◇ 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试想一下,当你用一块石头去锤打一颗钉子,或者赶走一只老鼠,你赋予这块石头的意义是什么?它本来有这些意义吗?再想一想,一块石头可以有多少用途?
把上面问题引出的意念放在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甚至环境出现的一些情况上,会给你什么启示?
下次坐车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可以试想一想一只曲别针可以有多少用途。也许这样你会明白一件事情的意义只是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思想。
同一件事情里面总有不止一个意义包含其中。找出最能帮助自己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使事情由绊脚石变为踏脚石,自己因而有所提升。这便是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法对一些因果式的信念最为有效。例如:“因为上级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方法是把句中的“果”(工作不开心)改为它的反义词,再把句首的“因为”二字放到最后,成为:“上级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然后反复地思考如何能把句子写完,要求至少有六个不同的版本,再找出其中最能够接受的一句。以下是一些学员的杰作:“上级挑剔……”
◇ 使他无从挑剔◇ 使我提升得更快
◇ 使他改变对我的态度
◇ 使我超越他的标准
◇ 使我变得更能干
◇ 使我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治
◇ 使我更有能力去另找新工作
◇ 使我在同事之中受到最少的挑剔,因而更有工作安全感
◇ 使我能更早创业◇ 我要证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绪
◇ 我要证明我可以做到◇ 使我能清静愉快地工作
◇ 证明在最难相处的上级的领导下我仍能胜任
◇ 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
◇ 使其他老板注意我,因而创造出换工作的机会
◇ 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
试试挑选一条你觉得最好的,然后把整句反复地念数遍。现在,你再念念本来的一句:“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你内心的感觉有怎样的不同?本来的一句和后来的一句,你觉得哪句更舒服一点?
假如我是你的一位多年好友,三个月前换了工作,今天你见到我时注意到我瘦了,心情很不好,你问我有什么事,我说“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很不开心”,你会很自然地接受我的话,给我安慰、鼓励,你接受我的话的信念平台是:“上级挑剔,当然会不开心。”现在,你把内容转了180度,刚好是相反的:“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而你的内心感觉比上一句更好。这是因为你内心的信念已经改变了。信念存在于潜意识中,感觉是最好的测试标准。
你是否注意到上面十多条学员想出来的杰作,每一条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改变:创造了新的价值,或者使本来的价值增强或转移了?这证明信念必须有价值的支持,而当价值改变了,信念也就能改变。
你可以试着把这一句“因为今年市场的经济疲软,所以我们会失败”,用同样的过程改变其意义,看看效果怎样。
意义换框法是NLP的换框法之中最常用且十分有效的改变思想技巧,它可以在两三句话中便运用出来,在辅导工作中尤其受欢迎。有一位为人很好的医生,他不能拒绝找他出诊的病人,这使他有过多的业务,休息时间不够,家人也抱怨他只醉心于工作,而忽略了他们。NLP大师问他一句话,便收到了辅导的效果:“学会了拒绝一些出诊要求如何会使你成为一名更好的医生、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二者兼得法
“二者兼得法”其实也属于意义换框法,只不过因为容易运用和经常有运用的机会,故把它抽出独立介绍。这也是改变信念的一个有效技巧。
在很多情况中,表面看来是两个选择中只能得一,即是“得A便失B,得B便失A”。我们持着这个信念,感到困扰,因为想二者兼得。在生活中我们容易接受局限性信念的束缚(认准了那是“现实”),而不肯以自己的理想目标为依据去思考,找出突破。为使自己觉醒,我们可以提醒自己:“坚持二者不能兼得对我没有好处,而坚持二者可以兼得则对我有好处!”并把自己的思想带向后者。
“二者兼得法”就是以此为基础,对自己发出这样的思想指令:假如A与B是可以兼得的,我需要怎样想或做才能把它实现?
这样的思考方向是跳出框框、追求突破。其中一个常常出现的突破关键是把A和B的定义做更清晰的下切(chunk-down),因为很多时候说话的人会用一些虚泛的词语去代表他的需要,不把他的需要弄清楚一点,往往无法着手把事情解决。
以下的练习,你可以假设自己就是当事人,试用“假如二者可以兼得,我怎样做才能实现”的态度去思考一些可能性,每一条都找出三个方法:
练习一:组长说:“要求质量提高上去,产量必然减少。”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丈夫说:“为了维持家中安宁,我只得避免和她说话。”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三:职员说:“每天工作那么忙,哪会有时间去学习?”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
练习四:太太说:“我工作之余还要督促孩子读书,没有时间陪丈夫,婚姻关系怎会良好?”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五:朋友说:“为了爱情,我只得放弃事业。”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
人生里不能要求凡事都可以二者兼得,尤其是不符合三赢概念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困扰无法突破的情况里,考虑二者兼得的可能性,是对事情的解决多提供了一个选择。
环境换框法
同样的一件东西或一件事情,在不同的环境里其价值会有所不同。找出更有利的环境,便能改变对这件东西或这个情况的价值,因而改变了有关的信念。例如:“瓶装白开水作为饮品,是不会有人买的。”做法是说出至少三个例外,但先要把句子由负面词语转为正面词语:“瓶装白开水作为饮品,在什么环境里会有人买?”再举一个例子:“年纪大了,与年轻人竞争不过。”先修改为“年纪大的人,在什么环境里比年轻人更强?”
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很多表面上绝对正确的说法(其实都是规条),把人们牢牢地束缚着,运用环境换框法,可以把它们打破。很多信念的确对自己的成长和处事很重要,但是没有一个信念在所有情况中都是绝对有效的。信念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帮助我们做到三赢和获得成功快乐的人生的工具之一,但是要记得它们也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工具不应操控我们,所以我们不应把信念变成我们的“神”去绝对地维护。当某些信念妨碍我们达到上述人生目标时,我们可以将它们修正、移开(暂时)、扩充(兼容)甚至改变。
前面说过的中国传统的规条式说法,例如:
“节俭、谦虚是美德。”
“食不言,寝不语。”
“子女应该孝顺父母。”
“子女应该孝顺父母”是中国人伦理道德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你可以试举出三个不适用这句话的情况吗?(为了避免争执,暂且假定“孝顺”就是听从父母的话以使父母开心。)如果下列情况出现,身为子女的未必会遵从这个信念吧?比如,父母叫子女贩卖毒品;父母逼子女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父母侵犯子女。
环境换框法在辅导上,对一些因为自己的一些特质而不满意、不接受自己,内心感到自卑、认为自己不如人等的个案最为有效。例如:喜欢多说话或者不说话;觉得自己学历不够,或者相貌不出众;长得太高、太矮、太瘦或者太胖。
一位银行家对女儿的固执个性很不满意,父女关系弄得很糟。他去请教一位NLP大师,大师问他:“当你的女儿与陌生男友出游而那男子有过分的要求时,你想不想你的女儿固执一点?”银行家顿悟。其实固执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是取决于在什么环境中运用。他以后便再也不针对女儿的固执发脾气了。(其实固执的人有一大好处,就是每当他认识到什么是更好时,他便会坚持那更好的做法,无须别人经常提醒——这也是运用了环境换框法。)
环境换框法和意义换框法往往可以共同使用,在同一个情况里发挥作用。
价值定位法
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价值观,即是希望该件事给他的各项价值,需要按大小轻重做出排列。但是他的意识和潜意识,常常有不一样的排列。意识的价值观,可以因为环境因素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或者通过自我思考而修正;而潜意识的价值观,受到内心深层的一些因素的操控(包括系统层次、身份层次和一些重大的信念),往往会与意识的排列不同。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排列差异越大,这个人的内心矛盾和无力感会越大。“价值定位法”能帮助一个人找出潜意识里的价值排列。
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凭询问找出受导者对某一件事的价值观。以“找工作”为例。
首先,用这样的文字询问每一个问题:“一份理想的工作……”因为询问的目的是找出受导者的主观价值,符合他的主观价值的,就是他认为理想的。
第二步,询问四个问题:“什么最重要?”“能够带给你些什么”“凭它,你可以得到些什么?”“你最在乎的是什么?”将四个问题补充完整就是:
“在一份理想的工作中,什么最重要?”
“一份理想的工作能够带给你些什么?”
“凭着一份理想的工作,你可以得到些什么?”
“在一份理想的工作里,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这四个问题就像是一间木屋的四扇窗子,每一扇窗子都能让人看到里面的东西,但不是全部,且从四扇窗子里分别看到的东西会有不同。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不太清晰,回答有困难,可以改问下一个问题。也可以在这个人回答后问他:“还有呢?”使受导者说出更多的价值。
第三,如果这个人的回答是一些感觉的词,例如快乐、开心、成功感、满足感等,辅导者必须问他:“有什么情况出现,你便会有这份……(感觉的字)? ”
最后要注意的是,这个人最先说出的,并不一定就是对他最重要的价值。应该用上述的询问方式,找出四五个价值写下,让这个人看着它们,然后说出哪个最重要,并排列出次序。
一个人做或不做任何事,都是由他的价值观所控制。一个人很容易认识到自己意识层面对某事的价值排位,较难的是了解本人潜意识层面的价值排位。所以,找出潜意识的价值排位,他便能认识到内心的推动力,再加上对某些价值做创造、增大、转移的工作,他便可以使本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更为和谐合拍了。
“价值定位法”能够帮助一个人了解潜意识的价值排列。知道了内心对事情的看法,他便可以理性地调节行为去满足意识和潜意识两方面的需要了。“价值定位”可以在另一个人协助之下做出,也可以凭练习训练自己做出。下面是一个朋友为一个人做辅导的案例。
朋友先请这个人找出4~6个对有关事情(假设是工作)的价值,把它们写下,请这个人按重要程度排列次序,选最重要的三个做“价值定位法”(假设为A、B或C)。
下列过程中,朋友必须引导这个人用感觉(很多人会说是用“直觉”)而不是理性分析去做选择。用感觉做选择的表现是:这个人两眼凝望着辅导者的两个手掌,快速地在上面扫视两三次,然后不假思索地说出选择,同时用眼神或手指点明他的选择。如果这个人用理性分析,他的眼睛会显示出内心在思考的信号,口中或者念念有词,或者表现出踌躇不决,并且会用更多的时间做决定。
朋友面对这个人坐,伸出双手手掌给这个人看着,告诉这个人:“想象这里有两份工作,它们其他的各项条件都同样地好,差别只有一点点:(朋友稍微抬高左手手掌)这份工作的A价值很足够,但B价值却少了一点;(朋友稍微抬高右手手掌)这份工作的B价值很足够,但A价值却差了一点。凭感觉,你选择哪一份?”假设来访者凭感觉选择了A价值高的一份。
朋友把双手放下再抬起,对这个人说:“现在又有两份工作让你选择,它们各项条件都同样地好,差别只有一点点:(朋友稍微抬高左手手掌)这份工作的A价值很足够,但C价值却差了一点;(朋友稍微抬高右手手掌)这份工作的C价值很足够,但A价值却差了一点。凭感觉,你选择哪一份?”现在,假设这个人还是选择A,朋友需要再做一次上述的程序,让这个人在B与C之间再做一次选择来找出哪个价值是第二排位。
三次的比较选择中,这个人选中两次的就是他潜意识里认为最重要的价值,选中一次的就是次要的价值。现在,可以把这个结果与开始时这个人写下的排列次序(意识里的价值排位)做出比较,差距越大,内心的矛盾冲突越大。
以下是针对测试结果的一些指示:
1.如果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定位一致或十分接近,这个人对目前的工作是满意的,短期内不会想有改变。
2.如比较选择的结果A、B、C各一次,那是显示这个人对本人追求的价值本身的认识不够清晰,朋友可以用话语引导这个人的潜意识去做一次清晰化扫描,把每一个价值的定义做检定工作,例如“被肯定”:“被什么人肯定?上级、同事、下属、顾客,或者某一些特别在乎的人?”“次数有多频繁?每天一次还是一周一次?”“用怎样的方式?口头或书面?单独相对时还是在其他员工面前?”
3.在做比较选择的过程中,如其中一个价值是收入或工资,这个人往往会问“少了多少?”最佳的回答是“约10%”。在一般情况里,这个减少数字有足够的影响力,但不至于不能负担。
潜意识不能处理两项以上的选择(那是意识和理性负责的工作),所以每次给它两项价值的比较,它会很快让我们知道内心什么才是更重要的。这个简单的技巧曾经帮助很多人解决很困扰的情况。
拓展视野 轻松管理的十大要诀
1.不要跟企业谈恋爱。
2.企业不是员工的父母。“以人为本”的意思是:商机←企业←制度←人
。3.最好的管理效果,只能在三赢的平台上出现。
4.言出必行、言出必准。
5.企业的不成功,99%的原因来自没有做该做的事;只有1%是做了不该做的事。
6.三个必须:管理转变、学习型企业文化、快速和准确的企业信息。
7.资金流动力比营业额更重要。规模大不是必须,而是一个负担。
8.维持勇气去改变必须改变的、平静心境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以及拥有能够区分两者的智慧。
9.凡事都有至少三个不同做法,任何问题都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10.管理应该是轻松、开心和有效的。如果不是,原因必在以下的三点里面:对事情的看法不正确,定下的目标不正确,做法不正确。
“阿Q精神”
在我讲课时,常常听到学员用“阿Q”两个字来形容某些人的行为。其实,很多说别人很“阿Q”的人,并不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对这两个字进行一些深入的研究,会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人生观。
在通用汉语的地区里,相信没有人不知道“阿Q精神”。“阿Q”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的主角,这篇小说是最多人看过的文章之一。“阿Q”事实上已经成了众多人的口头禅,用来形容某些人和他们的行为。让我们先在这里停一停,请你问问自己:“阿Q”或“阿Q精神”对你来说是什么意思?
在一次课程上,我成功地引导一位因失恋而十分不开心的少女变得积极和愉快,另一位学员说:“这不是很阿Q么?”我问她:“‘阿Q’是什么意思呢?”
在另一个课程里,我说:“人人都可以从很多事情中找到正面的意义而因此变得积极愉快,无须把自己困在愁苦怨恨之中。”一位学员马上响应说:“这不是很阿Q? ”我问他什么是阿Q,他说不出定义,而只能举例说:“例如你跟我打麻将输了,硬说是因为知道我急需钱用而故意输给我,这便是阿Q。”我逐一举出以下的情况,问他那是否阿Q:
我运气差,因此输给他;
我技术差,因此输给他;
我昨晚睡得不好,精神不能集中,因此输给他;
我有病,吃了药,昏昏欲睡,因此输给他;
我有心事,心神恍惚,因此输给他。
他说:“这些话全都是阿Q。”分析一下,我便发觉以他的看法,无论说什么能使自己心里舒服一点的话都属阿Q。原来“阿Q”这两个字的功用是令他不可以往其他可能的方面想,而必须保持不愉快的感觉!
很多人都说不出“阿Q”的定义,绝大多数人同意的一个说法可能是:“只求精神胜利,罔顾真实情况。”细心地想一想这两句话,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
第一,“精神胜利”指的是自己内心有成功的感觉吧。我看不出这有什么不对。有自己感觉不到的成功吗?有应该成功而没有成功的感觉吗?世上所有人都觉得你成功但你自己却不觉得,那又有什么意思?很多成功人士便是因此而自杀的。每一个人,在他人生里所追求的,说到尽头,还不是内心的一份成功快乐的感觉?我真的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第二,“罔顾真实情况”。首先我们需要看看什么是“真实”。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经过我们的感觉器官传入脑里,这就是“摄入”过程,然后与我们脑里经多年建立出来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比对一下,也就是“处理”和“编码”过程,之后才能定下意义。感官接收传导和信念系统都是我们自己经历选择过程而培养出来的,过程是由自己控制的,所以都是主观的,经由三重主观过滤程序所得出的结果当然是主观的,无法是客观的。因此,在我们脑里所有事物的意义也都是主观的。换句话说,每个人的“世界”只存在我们的脑里,并没有绝对的真实,或者客观的真实,而只有主观的真实。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先举一例:某人因为上级说了一句他觉得不尊重他的话,于是很生气,千方百计地找资料、花工夫去证明他的上级品格不正,因此上级所说的那一句话是动机不良的。其实,对这个人来说,他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使自己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与此相比,证明他上级是不是好人,或者那句话是不是怀有坏动机并不重要,这句话怎样能帮助他的人生有更多的成功快乐才重要。他可以抛开如此重要的目标不顾而去做那些微不足道的事,他的人生一定有很多不快和辛苦。
如果他坚信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是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他就不会在乎他的上司说那句话的时候是否有不良动机,而只会去思考如何凭那句话推动自己去变得更成功、更快乐。
所以“真实情况”既不存在,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情况怎么能对自己有裨益!
前面我提到过一位失恋不开心的少女,她就是明白和接受了以上的道理而变得积极和愉快的,另一位学员提出说:“这不是很阿Q么?”我问那位学员:“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阿Q? ”她说:“失恋是应该不开心的嘛!不是么?你看看哪一个失恋的人不是没心情做任何事、躲起来痛哭、不想见人的?”我接着问:“那么,按你说,应该哭泣和不想见人多长时间才不会被别人叫作阿Q?如果我失恋了,把自己关在房里不见人,哭了三天才出来,你会不会说我失恋这么大事才只哭三天,所以是阿Q呢?或者我应该哭三个星期才出来吧?如此,我将会失去我的工作;或者哭三个月才出来?如此,我将失去大部分朋友;甚至哭三年才出来,因此我培养出憎恨异性的心态,到处作案伤害男子。怎样才不算阿Q呢?谁可以做出这个决定?凭什么标准去做出这个决定?”
那位失恋的小姐,在那次课程中看到了该次失恋经验带给她的人生的一些重要意义,做了一些改变,两年后结了婚,生活十分美满。以此交换当时的一句“阿Q”,不是很值得么?
如果给你重新投胎的机会,并且有两个选择,你会选哪一个:
1.名字叫“阿Q”,人生里十件事有九件顺利成功和令人开心。
2.叫什么名字都可以,就是不要叫“阿Q”,人生里十件事只有一两件称心满意。
答案是很明显的。因此,不要盲目地执着于两个字或者一句话,而封杀了自己本来可以有的很多选择,其中可能包含了使你人生出现重大突破的机会!所以,每当遇上不开心的事,觉得想哭的时候大可哭个痛快,然后找出事情里正面的意义,积极地运用它去提升自己,管他算不算是阿Q呢!
“拜木头现象”
有一段时间,我独居在一间海边的石屋。一天,闲来无事,外出散步,在沙滩上无意识地捡起了一块木头带回家。回到家里,也许是太无聊了,本来只想用刀子把它的外表修饰一下,不经意地,却把木头削成一个粗看似人形的无可名状的物件。碰巧这时一位朋友到访,我听到门铃,随手把木头放在客厅墙壁上的架子上,走去开门。朋友进客厅里看见了木头,问我那是何物,我灵机一动想跟他开个玩笑,便故意装出认真严肃的样子,回答说:“不可以问,也不可以答!”我又神态凝重地把木头放在一个高高的木架上,拜了两拜,并且要他也拜了两下。
朋友原来家中有事,想借住我的客房数月,我答应了他。次日他搬来的时候,我又作弄他,告诉他必须每天拜拜那块木头。接着我有事出国,一个月后回来,发觉家中倒也被这位朋友维持得整齐洁净,特别是放置那块木头的墙架,抹得一尘不染。当晚,有几位经常到访的好朋友上门,一进门,这几个人便脱鞋,然后用恭敬的态度先向那木头拜了几拜。我问他们做什么。他们说也不大清楚,只是那暂住的朋友说必须拜,想是求保佑之类的意思吧。
听后我不禁哑然而笑,于是告诉他们整件事的开始只不过是我跟那位朋友开的一次玩笑而已。
在生活中很多人也有不少这样的“拜木头现象”。很认真地做一些事,维持一些行为模式或者习惯,其实为的是什么并说不出来,来源也不清楚,只是有人这样说这样做,或者已经习惯了,又或者看见人人都这样想、说或者做,自己也就跟随了。既无法得知其中的原因,又没有想过对自己有什么意义或好坏。慢慢地,它们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东西,在内心中支配着自己,从而妨碍了自己在人生中本来可得的提升和突破。
百家乐论坛-学海无涯百家无涯提示:
本文章百家乐论坛-学海无涯百家无涯分享。
论坛地址:【https://baijiale.blog】
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互联网收录,仅供娱乐和参考,文章内相关赌博行为一律与本站无关,如出问题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