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什么是NLP
NLP是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为每一个接触它的人提供了一些实际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以便能增加达到自己能力顶峰的机会,使自己无论在个人发展、事业工作、家庭生活,或者与人相处上都有显著的提升。NLP的更高层次是心态的改变,有技巧而没有良好的心态支持,轻微的就是效果不能持续,严重的就是用技巧去操控甚至伤害别人。所以,我非常强调技巧的提升必须同步跟随心态的调整。
NLP是门什么样的学问
人们在学习某种学问之前,总要问一问这学问是教人做什么的,有什么功用?学习NLP也不例外。关于NLP的研究领域,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的话,那么可以这样界定:NLP是对人类主观经验的研究(NLP is the study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的了解正在逐渐增多,但对于自身的内心世界的研究却总嫌太少。我们如何拥有独特的内心世界?我们怎样选择传入脑里的信息?怎样认知这些信息?怎样储存这些信息?怎样把这些信息与其他已储存的信息融合?怎样运用它们?NLP研究这些问题。因此,NLP是研究人的大脑如何运作,以及如何提升它的运作效率的学问。
NLP的中心学问之一是“模仿”(modeling)。NLP研究不同行业中的卓越人士:健康行业、体育界、教育界、工商管理界和心理治疗界等,把他们的卓越成就化为一些别人跟着做也可以获得同样效果的学问。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成功快乐的人,了解他们的身心活动模式,我们便能够学习他们已经掌握的方法,因而也变得成功快乐。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做出很多成功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总结自己成功的身心经验,从而拥有更多的成功快乐。例如:我们都曾经有过开心或放松的经验,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在那些良好经验里的我们的身心状态,并了解达到那些状态的身心程序,那么当我们感到不开心或者紧张时,便都会更容易使自己改变了。
NLP为每一个接触它的人提供了一些实际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以便能增加达到自己能力顶峰的机会,使自己无论在个人发展、事业工作、家庭生活,或者与人相处上都有显著的提升。
NLP技巧的效果来源于改变脑神经网络(Changing the neural networks)。有些人在一次事故之中产生了使自己很痛苦的情绪,例如车祸中的伤者对汽车的恐惧,被遗弃的男女对异性的憎恨等。从NLP的角度看这些事,既然当事人的大脑是在一次经历里产生出这份情绪,也就可以在另一次经历中化解这份情绪。NLP的方法是找出这个人的大脑如何储存带有正面情绪的经历,然后引导这些人改变事故经历储存在他们大脑中的模式。同一个事故经历有了不同的神经元网络储存方式,脑中的“自动选择更佳机制”会在以后的回忆中启动使他们更舒服的网络。
所有这类的负面情绪,来源都是潜意识中的保护机制,使当事人在类似的情况再度出现时,懂得保护自己。当然,这个机制往往使当事人不能过正常的生活,从而使保护变成了妨碍。同时,每次经验都有其价值和意义,能使当事人成长得更好。NLP的技巧把这样的一次经验分开来处理,事故带来的价值意义可以永远保留,并帮助当事人在未来活得更好,而保护机制继续维持同样的效果,事情的记忆也完全清晰,但事故带来的负面情绪则消除。
NLP三个字母代表着如下意思:
N=Neuro(直译为“神经”,意译为“身心”)指的是我们的头脑负责思想,身体负责执行,头脑和身体由神经系统连结在一起,我们的神经系统控制我们的感觉器官和功能系统去维持与世界的联系。
L=Linguistic(语法)指的是我们的头脑与身体之间的联系机制所用的语言模式和语法规则。我们运用语言与别人相互影响,并经由身姿、手势、行为和习惯等无声语言显示我们的思考模式、信念及内心种种状态。
P=Programming(程序或程式)指的是借用计算机科学术语“程序”去指出我们的意念、感觉和行为只不过是习惯性的模式,可以经由提升我们“思想”的软件而得以改善。通过改变我们思想和行为的习惯性模式,我们便能在生活中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因此,NLP是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凭着知道脑如何工作,我们可以配合和提升它,因而使人生更成功快乐。也因此,我把NLP译为“身心语法程序学”。
今天的NLP仍会快速发展
NLP的创立归功于两位美国人:理查德·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和约翰·格林德尔(John Grinder)。
美国加州圣克罗市的加州大学校园是NLP的发源地。理查德在那里读大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稍后,理查德受雇把维吉尼亚在加拿大做的为期一个月的工作坊的内容制成录音带和文字记录,这份工作花了理查德几个月的时间。通过整理这些资料,他学会了维吉尼亚在辅导过程中所运用的声调和行为模式。理查德还参与了完形疗法(Gestalt Therapy)创始人弗里茨·珀尔斯(Fritz Perls)的最后一批手稿的编辑工作,这批手稿成为了《The Gestalt Approach》一书的内容。另外一本关于弗里茨的技巧的书《Eye Witness to Therapy》,其实就是由弗里茨授课时录下的录像带编辑而成的。理查德的工作是确保书中的文字记录正确无误,他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看这些录像带。整理工作结束后,他也掌握了弗里茨的语言和行为特色。
掌握了这些能力,理查德在加州大学的校舍内组织了多个完形疗法研究小组。
约翰·格林德尔,另一位NLP的始祖,是当时在加州大学教授语言学的教授,已经出版了几本关于语言学的书。
理查德告诉约翰,他注意到潜意识的意念和构词过程,想与约翰合作发展出一套沟通上的“文法”。他们首先用维吉尼亚的录像带做研究(这些录像带的内容后来编成《Changing with Families》一书出版)。他俩很快就发现维吉尼亚的一些惯用语言技巧,并将其归结成一些模式,这就是“检定语言模式”的前身。他俩还发现维吉尼亚对一些受导者多用视觉型文字,对另一些受导者多用听觉型文字,对其他一些受导者多用感觉型文字。维吉尼亚自己听他俩这样说才知道自己工作的模式是如此。这也就是NLP里“内感官”部分的前身了。
这些资料,在1975年被辑成一本书出版:《The Structure of Magic》(上下卷)。1976年理查德和约翰决定用NLP来命名他们发现、总结和创造的这门学问,于是NLP诞生了。两人成为了一群学生的中心,这群学生现今都是NLP世界中的顶级大师了,包括大卫·戈登(David Gordon)、朱迪·德罗齐耶、罗伯特·迪尔茨、史蒂夫·吉利根(Steve Gilligan)等。因此,NLP的学问开始发展和传播开去。
经过美国的著名学者格雷戈里·贝特森(Greogory Bateson)的介绍,理查德和约翰去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城研究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 Erickson)的催眠疗法。理查德和约翰运用他们已经掌握的学习(模仿)方法,很快就成为催眠高手。米尔顿对NLP有很大的影响,理查德和约翰出版的《Patterns of the Hypnotic Techniques of Milton H. Erickson. M.D》一书,成为催眠治疗界里很有地位的学术书籍。
1981年,理查德与约翰分手,成立了自己的NLP组织,推广他的DHE概念(Designed Human Engineering)。虽然他的才华和能力为人所公认,但经常引发一些备受争议的事情。他把研究NLP的焦点放在能够使一个人改变的技巧上,很注重技巧的结构与效果的关系,他与其弟子的课程体系,被称为NLP里的“结构派”。
约翰与朱迪·德罗齐耶成立了“Grinder, DeLozier and Associates”公司,继续教授NLP。他们在1987年出版了《Turtles All The Way》一书,是NLP领域内的另一本经典之作。1989年,约翰决定改变方向,转为专注于企业方面的顾问工作,中断了与朱迪的合作。
朱迪继续她本来的方向,在1990年与罗伯特·迪尔茨及已逝的托德·爱普斯坦(Todd Epstein)成立NLP University。每年夏天,他们都在加州大学圣克罗市的校舍内举办各种NLP课程,在一年的其他时间里,她被邀请去世界各国主持各种NLP活动和教学。约翰、朱迪与本书下面所提到的NLP大师们,认为NLP的力量很大,需要有配合的心态去确保懂得NLP的人运用NLP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和谐和尊重。他们推广的课程很强调整体平衡:在系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充分的尊重,所以,他们的课程体系被称为NLP的“系统派”。我认为我的课程属于这个派别。
香港徐志忠神父在1979年去美国完成NLP文凭课程的学习,之后经常参加NLP课程。他应该是香港最早接触这门学问的人,他不遗余力地推广NLP,被尊为“香港NLP之父”。在20世纪90年代,徐神父每年都在香港举办NLP文凭课程,由朱迪签发文凭。徐神父学贯中西,除NLP外,也研究其他多种学问,并且创造让众人分享的机会:邀请国外名师到港任教,或是亲自主持课程。1997年他决定不再举办NLP执行师文凭课程,1998年由我与Leo Angart合作继续办下去。1999年我退出了合作,并且在同年年底开办了具有特色的全中文NLP及格执行师文凭课程。
理查德和约翰的第一代弟子中很多已经成为当今的顶级大师,可能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他们的老师,这些大师包括:
◇罗伯特·迪尔茨被很多人认为是对NLP最有贡献的一个人。他在1991年整理和发表“理解层次”(Logical Levels)的概念,这是他发展的众多概念和技巧中最具影响力的内容之一,他出版了十余部书,每年与朱迪在美国加州NLP University主持多个课程。
◇朱迪·德罗齐耶在美国加州的NLP University与罗伯特·迪尔茨主持多个课程,被公认为NLP界里的大师之一。她处世低调,为人非常随和,同时充满热情和阳光般的温暖。
◇蒂姆·哈尔布姆与苏丝·史密斯在1980年成立Anchor Point Institute,这是美国最早提供NLP执行师文凭班的学府。他俩合作多年,研究出很多重要的心理辅导技巧。他俩的发展创新能力很强,近年与罗伯特·迪尔茨合作开办的“健康文凭课程”(Health Certificate Program),被公认为最高级别的NLP课程,这是因为在学习此课程之前需先完成高级NLP执行师文凭课程。蒂姆·哈尔布姆在跟信念有关的技巧、催眠和教练技术上有非常大的成就。他现在与夫人主持美国加州NLP及教练技术学院(The NLP and Coach Institute of California)。
◇尼克·莱弗士(Nick Le Force)是一位处世非常低调但功力很高的导师,他的专长是催眠,拥有多个临床催眠治疗的导师资格证书,被美国专业催眠治疗师评审员学会(ACHE)委任为监考员及课程评估委员。他在教练技术、沟通技巧方面的NLP应用很成功。
◇大卫·戈登以隐喻(metaphors)和模仿(modeling)闻名,每年在美国都举办课程。
◇史蒂夫·吉利根是著名心理治疗师,是米尔顿的出色弟子之一,他的催眠治疗工作坊,在催眠界被认为是最高水准的课程之一。史蒂夫在加州罗省举办课程。
◇罗伯特·麦克唐纳(Robert MacDonald)也是著名心理治疗师,他对犯罪心理、家庭虐待等问题有研究,在业内拥有很高地位。
NLP从诞生到今天只有30年,但已发展成为超过8000学习小时内容的课程。当今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全部掌握NLP的学问。NLP的学问已经深入欧美各国,在很多行业里NLP已经是从业人员不成文的必备素质,例如人力资源管理、教练培训、社会工作、心理辅导等。在企业管理、业务销售等领域,已经有无数公司及员工在享用NLP带给他们的帮助。NLP的精神鼓励人们不囿守于旧有的条条框框,所以常被传统的学院派所排斥,在正统学府里未曾建立它应有的地位。今天的NLP,是在学校里学不到、但在生活工作里却非常需要的学问,所以NLP的发展仍会快速地进行。在中国,仅仅是从1999年到2004年的五年中,NLP已经由无人知晓,发展为很多人到处去找“好”的NLP课程去参加的状态了。
NLP对人生的多个方面都能带来正面影响
NLP对人生的多个方面都能带来正面影响(Positive effect on life’s many aspects)。NLP让我们看到更多事情所具有的真实的一面。传统的教育与成长过程的环境因素,让我们容易眼看耳听表面的东西。有些时候,我们甚至只看到听到我们自己认为是怎么样的一些破碎材料。这样使我们内向方面与自己的真实感觉疏离,不知道内心的需要;外向方面与环境和身边的人不能和谐相处、不能相互提升。因而,我们活得很辛苦。NLP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这个困境,使我们能够活得轻松满足、成功快乐。
NLP发展出很多非常实用有效的思想和行为技巧,我从“大脑如何运作”这方面研究这些技巧怎样产生效果,继而产生出更多的技巧。所有这些技巧,都能使人生活得更轻松、满足、成功、快乐。NLP的技巧配合大脑运作的模式去选择思想、语言和行为,因而帮助一个人提升,并对他身边的人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例如:
◇在处理事情方面,我们如何能把头脑中纷杂的数据更有效地归纳,进而认识事情的根源,找到解决的方向?(请参考“理解层次”部分)
◇在推动激励方面,一个人内在的推动机制是怎样的一回事,如何使自己更积极?(请参考“信念系统”部分)
◇在沟通和人际关系方面,每一个人独特的思考模式如何能从其外表快速了解,怎样能够有效地与别人配合?(请参考“内感官与经验元素”部分)
◇在沟通过程中,一个人怎样的言语、声调和身体语言最能使对方接受自己?(请参考“沟通”部分)
◇在语言运用方面,如何从一个人的话语中得知其困扰的来源,并怎样使其摆脱困扰?(请参考“检定语言模式”部分)
◇怎样选定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怎样能使内心更有效地去支持和完成这个目标?(请参考“缔造成功快乐的人生”部分)
由此可见,NLP为每一个接触它的人提供了一些实际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使人们有更多机会达到自己能力的顶峰,进而在个人发展、事业工作或者与人相处上都能有显著的提升。
很多人决定学习NLP的起因是看到NLP技巧的快速有效。NLP的技巧的确快速而有效。但是,如学习目的仅限于此,便太可惜了。NLP的更高层次是心态的改变,有技巧而没有良好的心态支持,轻微的就是效果不能持续,严重的就是用技巧去操控甚至伤害别人。所以,我非常强调技巧的提升必须同步跟随心态的调整。
当一个人非常熟练地运用NLP做别人的思想工作时,他会发觉所有的技巧已经不存在,因为他的每一个想法、每一种行为,都非常符合NLP的精神,他可以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地自创技巧,同时非常有效果。到了这个时候,NLP已经变成一种态度——对生活、对人生、对他人、对每一件事都有效的态度。
NLP的基本精神:12条前提假设
NLP的理论及技巧建筑在一些前提假设上。学员无须绝对接受这些前提假设,只要暂时假定它们成立——世界上的人事物就是这样的,并且以这个假定的态度去处理需面对的情况,然后根据产生的效果去决定下次应否再用同样的假定态度。
NLP不是追求“真理”或“真相”的学问。NLP追求效果——在三赢基础上(我好、你好、世界好)的效果。NLP也不相信绝对,它不是拒绝或者否定“绝对”存在,而是不会花时间去寻找或者证明“绝对”是否存在。NLP有一句名言:“没有事情是绝对的,包括这一句话。”
“绝对”是把焦点放在超越这一次(当下的情况),是把焦点放在每一次、很多次上面。这样,我们便忘记了我们是在这一次、当下的情况里感到需要处理问题,而不是任何的其他一次。处理当下的情况,才是我们需要专注关心的事。当我们把焦点放在任何其他东西上,我们便无法活在当下了。
香港NLP之父徐志忠神父说:“前提假设是NLP的免疫系统。”无论什么思想或行为,你用12条前提假设过滤一次,便不会产生多大问题,并且已经是非常“NLP”了。
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No two persons are the same.
2.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One person cannot change another person.
3.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Usefulness is more important.
4.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The map is not territory.
5.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The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response one gets.
6.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Repeating the same behavior will repeat the same result.
7.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solutions to every situation.
8.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Every one chooses the best behavior at the moment.
9.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Every one already possesses all the resources needed.
10.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 In any system, the most flexible person has the control.
11.没有挫败,只有反馈信息 There is no failure, only feedback.
12.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Intentions and emotions are never wrong, only the behavior has not been effective.
以下是比较详细的解说。
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会完全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会是一样;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够绝对一致,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会是一样;没有两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会完全一样,也因此,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一个人会做的事,另一个人不一定会做。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可贵。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你独特的地方。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都是在不断演变中,所以没有一个人在两分钟内是一样的。两个人之间即使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不一样,仍能够建立良好沟通或者良好关系。给别人空间也就是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同样,自己与别人的看法不同,也是正常的事。在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同时,我们也有权利要求别人尊重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2.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规条系统只对本人有效,不应强迫别人接受。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改变别人。一个人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每个人都只可以自己推动自己。找出对方的价值观,创造、增大或转移对方在乎的价值,对方便会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因此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引导另一个人去学习。因此,一个人不能希望另外一个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好的动机只给一个人去做某一件事的原因,但是不能给他控制别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愿发生的权利。不强逼别人跟随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别人便不会抗拒。同样地,我们只能自己推动自己。
3.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只强调做法正确或者有道理而不顾是否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在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讲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上,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效果是计划的基础,也是所有行动的指针。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那么,坚持道理,只不过是坚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要有效果就要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因此,有效果需要一个人的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鸣。没有效果的道理,是背弃了信念和价值的规条,需要加以检讨。有效果和有道理往往可以并存,但必先从相信有这个可能的信念开始。只追求有道理但无效果的人生,难以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4.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每个人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把资料摄入头脑,因为不可能,也不需要捕捉所有资料,所以感官运用总是对客观世界的资料进行了主观选择。摄入的资料经由我们自身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过滤而决定其意义,也因此能储留在头脑中。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是主观形成的,过滤出来的意义也是主观的。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用上述方式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的,因此是主观的。我们只能用这个方式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没有其他的方法。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对于特定的一个人而言,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主观的真实,或者相对的真实。每个人的世界是在他的脑里,我们是凭大脑中对世界的认知去处理每一件事,因此,改变一个人脑里的世界,这个人对世界中事物的态度便会改变。改变主观经验在脑里的结构模式,便会改变事物对我们的影响和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因此,无须改变外面的世界(我们无法知道它是怎样的),只需改变我们自己(脑里的世界),人生便有所改变。事情从来都不会给我们压力,压力来自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和反应。情绪也从来不是来自某人的言行或环境里出现的转变,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也就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5.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果”或者“没有效果”之分。自己说得多么“正确”没有意义,对方收到你想表达的信息才是沟通的意义。因此,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接受什么才重要。话有很多种表述方法,使听者能够接受说话者想要传达的全部或大部分信息的表述方法,便是正确的方法。在沟通过程中,以言语和身体语言进行沟通比文字更有效。在潜意识层面发出与接收的信息比意识层面的信息多得多。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信息有完全相同的反应。说话的方法由讲者控制,但是效果由听者决定。改变说话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收听的效果。沟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和谐气氛。听者的抗拒是对讲者说话方式不够灵活的指控。
6.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做法不同,结果才会不同。如果你做的事没有效果,那么请你改变你的做法。任何具有创新思维的做法,都会比旧有的多一分成功机会。希望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须用与昨天不同的做法。改变自己,别人才有可能改变。世界上每样事物本来都在不停地改变,不肯改变的便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终于面临淘汰或失败的威胁。因此,只有不断地改变做法,才能与其他事物保持理想的关系。“做法”是规条,目的是取得效果,把焦点放在取得效果之上,就要灵活不断地修正做法。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有些时候,必须把全部旧的想法放下,才能看到突破的可能性。过分专注于问题本身,便会看不到周边的众多机会。
7.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陷入困境的人,就是处理事情只用一种做法,并固执地认定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对事情有两个做法的人也会陷入困境,因为他给自己制造了左右两难、进退维谷的局面。有了第三个做法的人,很快便能找到第四、第五,甚至更多的做法。有更多的做法,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有选择就是有能力。现在不成功,只是说明现在用过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没有办法,只是说明已知的办法都行不通。世界上尚有很多我们过去没有想过,或者尚未认识的方法。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会有机会找到它并使事情改变。不论什么事情,我们总有选择的权利。“没有办法”使事情画上句号,“总有办法”则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没有办法”对你既然没有好处,应停止想它;“总有办法”对你有好处,应坚持这样想。为何不使自己成为第一个找出办法的人?
8.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些需要。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的潜意识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因此,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了解和接受其正面动机,才容易引导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不能达到效果(满足背后正面动机的效果)。接受一个人的动机,这个人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他。动机往往是在潜意识的层面,不容易被说出来。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容易的方法是问:“希望从该行为中得到的价值是什么?”任何行为在某些环境中都会有其效用。因此,没有不对的行为,只有在当时环境中没有效果的行为。
9.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每一个人都有过成功快乐的经验,也就是说已拥有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人类只用了大脑能力的极少部分,提升大脑的运用效率,很多新的突破便会出现。现在已有大量运用大脑能力的技巧发展出来,人类比以前更容易提升大脑效率。每一个人都可以凭改变思想去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因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每天中遇到的事物,都可能含有带给我们成功快乐的因素,取舍全由个人决定。所有事情或经验里面,正面和负面的意义同时存在,究竟是我们的绊脚石还是踏脚石,须由自己决定。成功快乐的人所拥有的思想和行为能力,都是经过一个过程而培养出来的。在开始的时候,他们与其他人所具备的条件一样,有能力替自己制造出困扰,也有能力替自己消除困扰。情绪、压力、困扰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事物,而是由自己内在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产生出来的。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或有可能,是自己得不到成功快乐的最大障碍。
10.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
灵活便是有一个以上的选择,选择便是能力。因此最灵活的人便是最有能力的人。灵活来自减少执行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多凭观察而运用环境所提供的其他条件。灵活就是适应,就是接受。灵活是使事情更快产生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人生成功快乐的重要因素。灵活也是自信的表现,自信越不足,坚持某个模式的态度会越强硬。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和可能性,便是灵活。在一个群体中,固执使人们紧张,灵活使人们放松。灵活不代表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允许自己找出三赢的可能性。在沟通中,明白不代表接受,接受不代表投降(放弃立场)。“流水”是灵活学习的最好老师。灵活是用自己的步伐去做出改变,而固执则是在被逼的情况下做出改变。
11.没有挫败,只有反馈信息
“挫败”只是指出过去的做法得不到期望的效果,是提醒我们需要改变的一个信号。“挫败”只是在事情画上句号时才能用上,欲想事情解决,即事情仍会继续下去,这二字便不适用。“挫败”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怎样改变做法”是把焦点放在未来。挫败是过去的经验,而经验是让我们提升的踏脚石,因为经验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自信的基础。每次“挫败”,都只不过是学习过程中修正行动的其中一步。人生中所有的学习,都是经由不断地修正而臻于完善。
想要成功,首先要相信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把每次的“挫败”带来的教训掌握了,也就转化成了学习的过程。自信不足的人,其潜意识里总是在找“不用干下去”或者“我就是不成”的借口,“挫败”二字便很容易冒出来。不愿意接受有“挫败”的可能,便没有资格享有“成功”的机会。
12.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动机在潜意识里总是正面的。潜意识从来都不会有伤害自己的动机,只是误会地以为某行为可以满足某些需要,而又不知有其他做法的可能。情绪总是给我们一份推动力,让我们在事情中有所学习。学到了,情绪便会消失。没有学到,同样的事情还会再来。我们可以接受一个人的动机和情绪,同时不接受他的行为。接受动机和情绪,便是接受那个人。那个人也会感觉出你对他的接受,因而更愿意让你去引导他做出改变。任何一次行为不等于一个人。行为不能接受,是因为没有效果;找出更好的做法,把这当作两人的共同目标,便能使两人有更好的沟通和关系。找出更好做法的方法之一是追查动机背后的价值观。
NLP部分基本术语简释
在开始接触NLP技巧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及概念。这些知识和概念,在适当的时候会有更深入的介绍。这里的说明,只是为使你更容易接触和感受NLP技巧的效果。
和谐气氛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必须在一个前提条件之下才能取得效果,那就是和谐气氛。和谐气氛,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放松下来,感到安全,并且对对方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在这种状况下,个人与自己的内心感觉联系着,同时大脑里理性思考的部分可以充分运作,因而最能在NLP技巧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打破状态
当一个人处于某个内心状态(意念、思想及情绪)而导致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或对现场环境有负面影响时,另外一个人可通过一些言语或行为即时改变这个人的内心状态,这便是“打破状态”。用NLP做辅导工作时,打破状态是经常需要做的步骤。打破状态的方法很多,没有指定的言语或行为。总的来说,能使一个人中断原来的思路、言语或行为,从而改变了内心状态的,便算成功。纯熟的NLP辅导者只需一两句话便能成功地“打破状态”。假如你的朋友在参加晚宴之前突然想起一些往事而产生情绪,你引导他谈谈未来的计划,使他忘却那些往事;又如小孩因为小事而哭泣,引导他注意过往的汽车,都是打破状态的行为。
未来测试
“未来测试”是NLP技巧中必经的步骤之一,目的是引导本人或对方想象在未来运用所学到的东西,或者测试所应用的技巧是否有效。通常,一个NLP技巧完结后,会先来个“打破状态”,再做“未来测试”,若效果满意,便可以结束整个过程。若效果不够理想,未来测试将显示出这一点,这时就必须重做一次,或者转用其他NLP技巧。
呼气或吸气
身体各部分向大脑传递信息,在呼气与吸气时是不同的,因此身体的机能在呼气或吸气时也会不同。呼气时身体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适合于松弛及放松身体各部分时使用,吸气时身体处于一个“强化”的状态,适合于加强、凝聚及提升身体能力时使用。
时间线
人脑对于记忆或思考某件事情是有其时间位置的。一般来说,用右手的人,其“过去”位于左边而“未来”位于右边。距离现在越远的过去或未来时间,则越远离自己的鼻子;“现在”则会在眼前。因此他们的时间线是从左至右,从远至近又再走远。有些人的时间线会贯通自己:未来在前面,现在在眼下,过去则在身后。也有一些人的时间线在未经整理之前,是乱七八糟的。时间线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调整。调整时间线可以使一个人减少焦虑或者提高积极性。在某些NLP技巧中,时间线更是简单的一条在地上无形的直线。
经验掣
一些事物会使我们回想起往事,因而带回这些往事中本人当时的感受,这些事物便是“经验掣”。情绪感受对一个人的思想及行为有很大影响。带他回忆某段往事,他便能重温当时的情节,同时也能重获当时内心状况所产生的能力,例如上次打赢球赛或受到赞赏时的自信心。若能在处于一次重大挑战时重获这份自信心,成功的机会便会大大增加。要准确地重温往事,我们可制造和运用“经验掣”。在每天的生活里,经验掣经常出现:某首乐曲使我们回忆起一次温馨的约会;某个符号提醒我们小心。国旗、制服,甚至自己的名字,都是经验掣,这些都显示出经验掣如何支配我们的生活。
经验掣是NLP最重要的技巧之一。从性质上区分,可分为四种:
1.视觉型经验掣 中国成语“睹物思人”是对此较为恰当的描述:一件物品、一件家具,甚至一个地点或者位置,都可以成为视觉型经验掣。
2.听觉型经验掣 校歌、救护车响笛、撞钟声、你的名字都属于听觉型经验掣。
3.感觉型经验掣 握手、拍肩膀、吻脸、摸头等身体接触。
4.内感觉型经验掣 一些静坐宗派所采用的“心号”,佛教徒心中念的佛号等。以上1~3的经验掣,也可转为内视、内听、内感觉型的经验掣。
拓展视野 美国人对NLP的理解
美国科罗拉多州政府曾给NLP下了这样的定义:
“关于人类行为与沟通程序的一套详细可行的模式。虽然它本身并非一套心理疗法,但NLP的重要法则可以被运用于了解人类经验和行为,并使之有所改变。NLP曾被运用于治疗方面,结果被证明是一套效果强大、快速和含蓄的技巧,能够在人类的行为和能力方面形成广泛和持久的改变。NLP专注于修正和重新设计思想模式,以求获得更大的灵活度和能力。”美国科罗拉多州政府(规章制定部)。
以下是这份定义的英文原文: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is defined(by the Government of the Colorado State, USA)as:
“A detailed operational model of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human behavior and communication. Although it is not itself a psychotherapy, NLP’s principles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make changes in, any realm of human experience and activity. NLP, however, has been applied to therapeutic concerns, and the result is a powerful, rapid, and subtle technology for making extensive and lasting changes inhuman behavior and capacities. NLP deals with modifying and redesigning thinking patterns(for)fl exibility and new capacities and abilities.” State of Colorado, U.S.A.(Dept. of Regulatory Agencies)
百家乐论坛-学海无涯百家无涯提示:
本文章百家乐论坛-学海无涯百家无涯分享。
论坛地址:【https://baijiale.blog】
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互联网收录,仅供娱乐和参考,文章内相关赌博行为一律与本站无关,如出问题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自重!!!